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由于固定資產是有使用期限的,所以到定期計提折舊估算固定資產的新價值,那么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編輯概述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并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年限平均法不足:首先,固定資產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資產所獲得收入比較高。根據收入與費用配比的原則,前期應提的折舊額應該相應的比較多。其次,固定資產使用的總費用包括折舊費和修理費兩部分。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后期的修理費會逐漸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舊費用在各期是不變的。這造成了總費用逐漸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則。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慮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和強度,忽視了固定資產使用磨損程度的差異及工作效能的差異。最后,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到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年限平均法優(yōu)點:平均年限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簡單明了,易于掌握,簡化了會計核算。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它的理論依據在于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yè)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可以是行駛里程數,工作小時數或產量數),然后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這種方法彌補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特點。 計算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 折舊額工作量法的缺點: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樣,未能考慮到修理費用遞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遞減等因素。再次,資產所能提供的服務數量也難于準確的估計。最后,工作量法忽視了無形損耗對資產的影響。 工作量法的優(yōu)點:當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點,在有些情況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較合理。當有形損耗比無形損耗更重要量。或在各個期間資產使用不均衡的。不經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與產品的生產工作量有關。在這些條件下,可以選擇工作量法。 適用范圍:實際工作中,在運輸企業(yè)和其他的專業(yè)車隊和客貨汽車。某些價值大而又不經常使用或季節(jié)性使用的大型機器設備中,可以用工作量法來計提折舊 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編輯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類型:在具體實務中,加速折舊方法又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 加速折舊方法在理論上有其合理性:首先,固定資產的凈收入在使用期是遞減的。固定資產在前期效能高,創(chuàng)造的收入也大。同時,固定資產的大部分投資者在投資初期會加大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其次,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用逐年增加。再次,未來凈收入難于準確估計,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風險小。最后,加速折舊法考慮了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因此采用加速折舊方法的優(yōu)點有:①最初幾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應的折舊費用大,符合成本與收入的配比原則。同時,早期多提折舊也符合謹慎性原則。②通過提高折舊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資,即可減少無形損耗,通貨膨脹帶來的投資風險。③可以用遞減的折舊費抵補遞增的維修費,使企業(yè)利潤在正常生產年份保持穩(wěn)定。④可以加快固定資產設備的更新,促進企業(yè)技術進步,刺激生產和經濟增長,從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⑤折舊具有“稅收擋板”的作用,由于遞延了稅款,企業(yè)可以獲得一筆無息貸款。這是政府鼓勵投資,刺激生產,推動經濟增長的一種政策性舉措。 適用范圍:加速折舊法具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根據其特點適用于技術進步快,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yè)。如電子生產企業(yè),船舶工業(yè)企業(yè),飛機制造企業(yè),汽車制造企業(yè),化工醫(yī)藥等。 3.1 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 ,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于其預計凈殘值以下。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3.2 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以上是玖邀開業(yè)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